85st(三菱4g63st发动机油耗)

1. 85st,三菱4g63st发动机油耗?

三菱4g63发动机的综合油耗在9升左右:

1、排量(L):2.0工作方式:自然吸气气缸排列型式: L汽缸数:4每缸气门数:4压缩比:10;

2、气门结构:SOHC缸径:85冲程:88马力:129最大功率(kw):95最大率转速:6000最大扭矩(N.m):173最大扭据转速(rpm):4500;

3、燃油:汽油,燃油标号:93号,供油方式:多点电喷缸体材料:铸铁缸盖材料:铝环保标准:欧III 。

85st(三菱4g63st发动机油耗)

2. 科创板50指数来了?

大事件!30年的上证指数,A股的温度计,要修订!

刚刚,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关于修订上证综合指数编制方案的公告,将于7月22日修订上证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案。

修订方案有3个重要点:

1、将新股计入上证综合指数的时间延迟至上市1年后,大市值新股可在3个月后快速计入;

2、ST股将被从指数样本中剔除;

3、科创板股票将按照修订后的规则纳入上证综合指数。

同时,2019年7月22日正式开市的科创板,也终于要迎来指数了:上证科创板50指数,2020年7月23日正式发布实时行情。

经常引起热议的上证指数3000点、2000点,或许以后就没有10年还是3000点类似说法了。

上交所修订上证指数编制方案

为提升指数编制的科学性,增强指数的表征功能,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中证指数有限公司今日宣布,将于2020年7月22日修订上证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案。

上交所表示,完善指数编制方案是国际主流指数的通行做法。此次上证综合指数编制方案修订充分借鉴了国际指数编制修订经验,立足境内市场发展实际,剔除风险警示股票、延长新股计入指数时间,并纳入科创板上市证券,有利于上证综合指数更加客观真实地反映沪市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

我国资本市场建立了风险警示制度,被实施风险警示的股票风险较高。截至5月底,上证综合指数样本中包含85只风险警示股票,剔除该类股票对指数本身影响较小,但有利于发挥资本市场优胜劣汰作用。

我国证券市场的新股上市初期存在波动较大的现象。2010年至2019年,新股上市1年内平均股价波动率是同期上证综合指数的2.9倍,延迟新股计入时间,于新股上市满1年后计入指数,有利于增强上证综合指数的稳定性,引导长期理性投资。同时考虑到大市值新股上市后价格稳定所需时间总体短于小市值新股,设置大市值新股快速计入机制,上市以来日均总市值排名在沪市前10位的股票于上市满3个月后计入,以保证上证综合指数的代表性。

随着科创板市场平稳发展,科技创新型上市公司数量和规模持续增长,科创板上市证券按修订后规则纳入,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上证综合指数代表性。

科创板50指数也来了:7月23日发布实时行情

为及时反映科创板上市证券的表现,为市场提供投资标的和业绩基准,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将于2020年7月22日收盘后发布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历史行情,7月23日正式发布实时行情。

开市近一年来,科创板上市企业家数稳步增长,市场运行平稳有序,企业科创属性突出。截至5月底,科创板上市公司共105家,总市值1.6万亿元,吸引了一批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挂牌上市,企业研发投入较高,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科创板首条指数,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有助于反映科创板上市证券表现,并进一步丰富投资标的。

指数编制借鉴了境内外市场成熟经验,并充分考虑科创板制度特征及客观情况。指数以2019年12月 31日为基日,基点为 1000 点。样本空间包含科创板上市的股票及红筹企业发行并在科创板上市的存托凭证。考虑到科创板客观发展情况及制度特点,现阶段新股上市满6个月后纳入样本空间,待科创板上市满12个月的证券达100只-150只后调整为上市满12个月后纳入,另外对大市值公司设置差异化的纳入时间安排。经流动性筛选后,以市值指标进行选样,实现对市场的客观表征。采用自由流通股本加权,为避免个股权重过大对指数的影响,设置一定比例的个股权重上限。为适应板块快速发展阶段的特点,及时纳入代表性上市公司,建立季度定期调整机制。

最近10年:上证指数表现弱于沪深300、中小板、创业板

上证综合指数发布于1991年,基期为1990年12月19日,至今快30年了。从最近10年的表现来看,上证指数的涨幅仅为18.08%,远远落后于沪深300指数、上证50指数的52.02%、56.39%,更是大幅落后于创业板指数的131.88%;仅略高于深证成指的17.07%。

上证指数经常引热议:完全跟不上GDP增速

上证指数经常被热议,在于指数表现和国内GDP增速完全匹配不上,如2000年到2020年,GDP增长了10倍,而上证指数只涨了50%。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表示,沪指失真问题不是一个新问题,至晚从2006年开始,“沪指失真”已经成为一个市场上上下下尽人皆知的专有名词。对于A股投资者来说,可能经常会疑惑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沪指没有充分体现中国经济的持续高增长。中国经济实现了长达三四十年的高增长,2000年中国GDP突破10万亿元,2019年已达99万亿元。而上证综指在2000年就已经达到2000点,2020年为何仍未突破3000点,10倍的GDP与50%的股指涨幅,反差不可谓不大。

其实,如果以沪市总市值来看,经济总量的增长是得到了充分反映的。2000年上证总市值约3万亿元,2019年底已达35万亿元,同期GDP从10万亿元到99万亿元,两者都是10倍左右的增长,幅度相当。但为何指数总是不涨呢?为何沪指没有充分体现出这种增长呢?

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建议修订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有代表委员提出对上证指数编制进行优化,引发对上证指数编制方法的讨论,成为资本市场热议话题。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大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理事屠光绍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时表示,抑制上证综指上涨的直接原因在于退市制度的不完善,同时,过去一些上市公司粉饰财务的行为,使得“上市之初”成为其业绩高光时刻,此后业绩一路下跌,对主要指数产生长期下拉作用。此外,指数的比较还有个可比性的问题。

屠光绍说,“我们一般谈综合指数,但国际上主要看样本指数。美国指数,样本越大的,其实也一样涨得较慢。比如道琼斯指数,包含的公司样本少,又不断调,这个成分指数涨得就很快;但是比如标普500,涨得就相对较慢。”

不过,屠光绍表示,虽然指数没涨,但不代表老百姓没赚到钱,市场往往容易将这两个概念混淆。

屠光绍也强调,中国股市的根本问题还是上市公司质量问题,指数是深层次问题的外在表现,通过注册制和科创板等深化改革,才能提升资本市场的功能。

李迅雷:四大原因导致上证指数表现不理想

对于有关上证指数编制方法优化,今年5月底,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撰文表示,上证综指编制方法优化十分必要,应引起证监会、上交所等有关机构的充分重视。

李迅雷表示,近年来上证综指表征性不够理想,股指与名义GDP规模的联动性不够理想,主要有四方面的原因。

一是我国上市公司结构与宏观经济结构变迁未完全同步,宏观经济结构中金融以及传统周期性行业的重要性有所弱化,而上市公司结构中的传统行业占比明显高于在GDP中的占比;网络经济、数字经济、高技术经济等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越来越高,而其中代表企业(如阿里、腾讯、华为等)均未在A股上市,高质量新兴企业的缺失影响了股指代表性。

二是随着企业生命周期变化,上市公司中微利或亏损类企业数量增多,且在经济新常态下龙头聚集效应更为明显,上市公司内部盈利能力差距进一步拉大,而绩差股没有得到充分出清和退市,拉低了总体股指点位。

三是新股计入指数的时间存在不合理之处。一段时间以来,由于我国新股23倍市盈率限价发行,以及涨跌停板交易制度的安排,新股上市初期存在连续涨停、高波动的特点,近5年新股上市后平均连续9个涨停,个股在上市后第11个交易日的股价最高点计入上证综指,之后进入漫漫熊途的下跌通道,对指数拖累明显。

中石油是个典型的例子,2007年11月5日上市当日收盘总市值逾7万亿元,为当时沪市第一大市值股,在上市第11日以39元的价格计入上证综指,目前股价跌至4元,只有计入指数时的约十分之一。这种例子还有很多,如中国神华等。

四是加权方式的问题。1997年标准普尔提出自由流通股本概念,得到全球主要指数机构的广泛认同和响应,并逐步成为指数加权的主流方式,部分综指将总股本加权方式调整为自由流通股本加权,如日本TOPIX综合指数、恒生综合指数;主流的成份指数已基本均采用这种加权方式。我国A股部分大市值上市公司自由流通占比很小,有的甚至不足10%,从而导致上证综指与以自由流通股本加权的其他上证系列指数偏离较大。尤其当市场出现二八或一九行情时,投资者抱怨“赚了指数不赚钱”。

关于修订上证综合指数编制的答记者问问题1:请介绍一下修订上证综合指数编制方案的背景。

答:上证综合指数发布于1991年,是A股市场第一条股票指数,核心编制方法沿用至今。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上证综合指数编制方案修订多有呼声,类似“上证综合指数失真”“未能充分反映市场结构变化”等意见频频出现,今年两会期间,包括代表委员在内的市场专业人士再次提议对上证综合指数编制方法进行完善。

为充分响应市场呼声,进一步提高指数编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更加准确表征上海市场整体表现,上交所、中证指数公司在充分听取市场意见、研究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变化、借鉴指数编制国际经验基础上,持续研究并慎重启动了上证综合指数编制方案修订工作。

指数编制遵循科学性要求,对上证综合指数的样本空间、选样方法及样本调整等指数编制要素逐一梳理,形成上证综合指数编制修订方向。在此基础上,多次组织召开指数编制修订专题研讨会,并于近期建立指数编制专家咨询机制,积极征询基金公司、保险资管、境内外指数公司等机构及高校、研究所等专家意见建议,最终形成上证综合指数编制修订方案,即剔除被实施风险警示的股票,延迟新股计入时间,科创板证券纳入上证综合指数样本空间。

指数编制修订方案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上证综合指数的市场代表性与稳定性,使上证综合指数更加准确表征上海市场整体表现,更加充分反映上海市场结构变化,为投资者观测市场运行、进行财富管理提供更理想的标尺。

问题2:为什么对新股计入上证综合指数时间进行调整?

答:新股计入指数的时间是上证综合指数重要的基础安排,诸多市场专业人士认为当前上市第11个交易日计入新股不利于上证综合指数的表征准确性与稳定性。在充分借鉴国际代表性指数有益经验,客观分析境内新股市场特点的基础上,对新股计入上证综合指数进行调整。

国际代表性指数通常根据所在国家和地区市场特点,设定新股计入指数时间。一般而言,新股需经历充分的市场定价博弈之后才被赋予计入指数的资格,如新股上市满12个月才具备资格计入标普500指数,新股上市满3个月才具备资格计入STOXX欧洲全市场指数。同时,为保持指数的市场代表性,部分代表性指数会设定大市值新股的快速计入机制,如恒生综合指数对市值排名前10%的大盘新股设定了上市第11个交易日快速计入机制。

当前A股市场新股上市初期存在“连续涨停”及高波动现象。2014年至2019年,沪市共上市新股563只,上市后平均连续涨停天数为9天,217只新股连续涨停天数超过10天,新股以涨停价计入不利于上证综合指数客观反映市场真实表现。2010年至2019年,沪市新股1年内平均收益波动率约为同期上证综合指数的2.9倍,计入高波动新股不利于上证综合指数的稳定。

因此,将新股计入上证综合指数的时间延迟至上市1年后。考虑到大市值新股价格稳定所需时间总体短于小市值新股,为保持上证综合指数的良好代表性,对上市以来日均总市值排名沪市前10位的大市值新股实行上市满3个月后计入。

问题3:为什么上证综合指数样本剔除被实施风险警示(ST、*ST)的股票,是否会影响综合指数的定位?

答:我国资本市场建立了风险警示制度,被实施风险警示的股票存在较高风险,基本面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投资价值受到影响,难以代表上市公司主流情况。剔除被实施风险警示的股票有利于上证综合指数更好发挥投资功能,更好反映沪市上市公司总体表现。

诸多国际主要综合指数样本范围只包括市场绝大多数股票,如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剔除纳斯达克市场作为第二上市地的股票,STOXX欧洲全市场指数、恒生综合指数只涵盖市场市值95%的股票。截至5月底,上证综合指数样本中包含85只被实施风险警示的股票,合计权重0.6%。因此,剔除被实施风险警示的股票不会影响其综合指数定位。

问题4:将科创板证券纳入上证综合指数样本空间是出于什么考量?

答:一般而言,证券市场新板块上市的证券通常需经一段时期跟踪评估后才会考虑计入市场代表性指数。自2019年7月22日首批科创板证券上市至今,上交所已持续跟踪评估近一年时间,科创板整体运行平稳。截至5月底,科创板上市公司达到105家,总市值1.6万亿元,已成为沪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创板证券计入上证综合指数的必要性日益凸显。科创板上市公司涵盖诸多科技创新型企业,科创板证券的计入不仅可提高上证综合指数的市场代表性,也将进一步提升上证综合指数中科创型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占比,使上证综合指数更好反映沪市结构变化。

考虑到上证综合指数编制修订涉及新股计入时间的调整,科创板证券按照修订后的规则纳入上证综合指数,有利于保障上证综合指数规则的稳定性与连续性。

问题5:上证综合指数编制修订的实施是否会影响指数的连续性,是否会影响投资者观测市场行情?

答:本次上证综合指数编制修订的实施,借鉴国际代表性指数编制调整的做法,拟采用无缝衔接的方式进行,即指数编制方案变更生效日点位与前一交易日点位无缝衔接,生效日实时点位基于前一交易日收盘点位及样本股当日涨跌幅计算。因此,上证综合指数编制修订的实施不会影响上证综合指数的连续性,不影响投资者观测市场行情。

关于发布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的答记者问问题1:请介绍一下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的编制背景。

答: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是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基础性制度安排。经过近一年的发展,科创板整体规模体量显著增长,有利于纳入更多市值代表性高、流动性强的成份股标的,提高指数的表征性。截至5月底,上市公司数量达105家,总市值1.6万亿元,集中了一批具有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能力突出的科创企业,市场重要性日益凸显,现阶段推出科创板指数是顺应市场发展、推进市场建设、完善市场功能、丰富上交所多层次市场指数体系的一项重要举措。

考虑到目前国际上具有影响力、认知度较高的指数主要为成份指数,并采用成份指数来反映市场发展状况,为集中体现科创板核心上市公司股价表现,本所推出“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简称“科创50”。作为反映科创板证券价格表现的首条指数,“科创50”指数的推出有助于为投资者提供客观表征市场和业绩评价基准的工具,并为指数型投资产品提供跟踪标的。“科创50”指数为价格指数,同时也配套发布“科创50”全收益指数和净收益指数,从更多维度反映科创板市场。

问题2:请介绍下“科创50”指数的编制方法。

答:“科创50”指数的编制严格遵循客观性、科学性等要求,对涉及到的各个环节和要素,均从国内外经验和科创板特点等角度做了认真梳理,尽量做到既兼顾国际惯例,又立足于科创板市场实际情况。指数编制涉及样本空间、样本筛选、加权方式、样本调整等环节,具体方法如下:

一是样本空间。科创板允许红筹企业发行的存托凭证及不同投票权架构公司上市,属于境内资本市场的重大制度创新。从国际代表性指数的样本范围看,除普通股外,部分成份指数还纳入所在市场唯一上市的存托凭证,如纳斯达克100指数。近年来,指数机构对不同投票权架构的公司股票总体倾向纳入,如2019年3月后MSCI全球可投资市场指数系列可纳入不同投票权架构公司股票,2020年5月恒生指数将不同投票权架构公司股票纳入选股范围。参考国际成熟经验,并结合科创板自身特点,“科创50”指数除普通股外,将红筹企业发行的科创板上市存托凭证、不同投票权架构公司股票纳入样本空间,以增强指数代表性。

二是新股计入时间。国际代表性成份指数通常根据所在国家和地区市场特点,在经历一定的市场定价博弈之后才赋予新股计入样本空间的资格,如标普500指数要求新股上市满12个月具备计入资格。为及时在指数中体现大市值公司的代表性作用,一般设置差异化的计入时间安排,如恒生指数根据市值规模将计入时间分为3个月、6个月、12月、18个月、24个月不等。为提高“科创50”指数对市场的准确表征,同时兼顾客观发展情况,采用两阶段做法:现阶段,科创板新上市证券满6个月后计入样本空间,待上市满12个月的证券达到100只至150只后调整为上市满12个月后计入;同时,针对上市以来日均总市值排名在科创板市场前3位和前5位的证券设置差异化的计入时间。

三是选样方法。市值规模和流动性是国际代表性成份指数最基本与核心的标准,借鉴境内外代表性成份指数经验,结合科创板市场发展客观情况,剔除过去一年日均成交金额位于样本空间排名后10%的证券后,选取日均总市值排名靠前的50只证券作为“科创50”指数样本,能够在保证样本流动性的同时,实现较好的代表性。

四是加权方式。借鉴主流成份指数编制方法,采用自由流通股本加权。同时,国际代表性成份指数通常设置个股权重限制,如恒生指数、STOXX EURO 50均规定个股权重不超过10%,纳斯达克100指数规定所有权重超过4.5%的个股权重之和不超过48%。“科创50”指数对单一样本设置10%的权重上限,前五大样本权重之和不超过40%。

五是样本调整。依据样本稳定性和动态跟踪的原则,建立季度定期调整机制,及时反映市场变化,季度定期调整生效时间为每年3月、6月、9月和12月的第二个周五的下一个交易日,并设置一定缓冲区与调整比例限制,保证指数的稳定性,降低样本频繁变动带来的跟踪指数成本。另外,针对退市、退市风险警示等情况设立临时调整机制。

问题3:请简单介绍一下“科创50”指数的特点。

答: “科创50”指数总体呈现以下特征:一是指数代表性充分。截至5月底,50只样本的总市值覆盖率约61%,在研发费用、营业收入、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指标上的覆盖率均超过60%。二是行业特征鲜明。50只样本集中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战略新兴行业,凸显了科创板创新驱动的行业结构特征。三是科创属性突出。50家样本公司平均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比例达13%,高比例的研发投入为业绩增长提供助推力,2019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速13.4%,净利润同比增速28.8%,营收同比增速超过50%的有4家,增速在30%-50%的有12家,增速在20%-30%的有10家。未来,随着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与规模增加,指数会纳入更多代表性佳、市场影响力强的科创板上市公司,进一步提升指数的投资价值。

问题4:科创板上市股票与存托凭证何时纳入上证综合指数与上证核心成份指数?

答:符合条件的科创板上市股票与红筹企业发行的存托凭证将按照修订后的上证综合指数编制方案纳入。下一步,本所将充分听取市场意见,经专家委员会审议后,形成科创板上市股票与红筹企业发行的存托凭证纳入上证核心成份指数样本空间(上证50、上证180、上证380等)具体安排。

问题5:“科创50”指数成交金额(量)显示有何安排?

答:“科创50”指数作为首条表征科创板市场的指数,是投资者观察科创板市场的重要参考,指数成交金额(量)显示为全部科创板证券的成交金额(量),可方便投资者观察科创板整体情况。

问题6:请介绍一下“科创50”指数行情发布流程。

答:按照惯例,“科创50”指数将提前10个交易日通过行情系统向市场发布指数代码和简称,2020年7月22日收盘后发布“科创50”指数的历史行情,7月23日正式发布实时行情。具体内容以各行情信息商最终展示为准。

3. 得了冠心病必须放支架吗?

您好!谢邀!

得了冠心病不一定要放支架。药物是冠心病治疗的基础,放支架和搭桥手术是万不得已的选择。根据数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增冠心病患者约300万人,其中约有100万人放支架,大约有5万人做心脏搭桥手术。可见,大部分病人还是选择药物治疗。即使做了支架和搭桥手术,也要终身药物治疗。

放支架的目的是通过支架扩张,撑开狭窄的病变血管,扩大管腔内径,恢复前向血流,改善心肌供血。哪些冠心病患者需要做支架呢?

1、重度狭窄

冠脉狭窄程度在75%以上,会引发明显的心绞痛发作,在内科药物治疗后仍然有心绞痛症状发作的,应当选择冠状动脉支架植入。

2、冠脉临界病变

是指血管狭窄在50~75%之间,如果发现在运动或者心肌负荷过程中,存在明显心肌缺血,尤其是心肌核素检查发现缺血面积>10%,且与冠状动脉狭窄血管供血范围相一致,就有必要进行干预和治疗,即在临界病变处植入支架。

测定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是从功能的角度来判断冠状动脉狭窄对心肌供血的影响,是反映冠状动脉狭窄以后,狭窄区域心肌能够获得的最大血流与没有狭窄情况下的心肌,在正常情况下理论上获得的最大血流之比。正常值在0.75~0.8,如果这个比值低于0.75,说明狭窄的血管对后段心肌的供血影响比较大,需要及时介入干预处理。

临界病变,如果做血管内超声(IVUS)或者光相干断层成像(OCT)检查,发现斑块不稳定,有随时破裂形成血栓导致心肌梗死的风险,也要及时处理。

3、急性心肌梗死

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在时间窗(12~24小时)内,有条件开展急诊PCI的医院应立刻开通梗死相关血管,恢复血供,挽救濒临坏死心肌,保护心功能。

治疗冠心病的药物主要包含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他汀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具体如下:

1、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常见的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西洛他唑、吲哚布芬等,具有抗血小板粘附、聚集、防治血栓形成作用。如果使用阿司匹林有胃肠道不适可以选用氯吡格雷、西洛他唑等药物替代。

2、他汀类药物

具有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抑制斑块炎症、增加斑块表面纤维帽厚度、减少脂核等稳定斑块作用,常用的有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匹伐他汀等。

3、β受体阻滞剂

通过减慢心率、抑制心肌收缩、减轻室壁张力等途径减少心脏做功,心降低心肌耗氧量,从而缓解心绞痛。包括倍他乐克、比索洛尔。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不仅可控制血压,还有逆转心脏重构作用。有研究表明,使用普利类和沙坦类药物能够改善冠心病和脑卒中患者预后。

冠心病二级预防需要使用上述药物。如果有心绞痛症状急性发作,要口服或者含服改善症状的药物,冠心病患者平时可以自备随身携带,如硝酸甘油片、速效救心丸等。

4. 为什么说普通人不要炒股?

之前,有股民晒近一年收益,亏损1000万,总亏损超过96%,跑赢全国1.72%的人。目前,A股有2亿股民,说明有300万人,年亏损超过96%。

任何告诉你炒股很容易的人,无非就两种目的,吸引你开户入市,或者另有所图!没有其他,一个成熟的老股民,只会告诉你:炒股很难,一场马拉松,靠修心修行!

为什么炒股难?有想过一个问题没有?如果炒股容易,谁还会上班?还有谁愿意进工厂,参与炒股不需要考试,不需要学历,没有门槛的东西,入门很容易,但是做好很难。

炒股想盈利真的很难,我不知道是谁告诉你们,炒股很容易,行情好的时候,靠运气盈利,就以为自己是股神了?炒股,这件事情就是无论你赚多少,还给市场很容易。

大多数人能够彻底离开市场,就是往后余生最正确的选择,这条路不好走,没有老师。只有三件事情可以教会你成长:一、干瘪的钱包,二、失败的经验,三、起伏的命运。

能够在市场长期生存下来的人,都是穿越牛熊的人,哪个不是涅槃重生?没有经历拥有到失去,又从失去到拥有,心根本静不下来,看不到实质,无法实事求是,参不透因果,无论如何努力,都是败局无疑!

财不入急门,很多人的预期就有问题,股市怎么可能让你一年翻倍?大多数都是亏损,因为预期高了,实力匹配不了野心,当你有这种想法的时候,就已经输了。

炒股,老师无法教会这个世界,什么都可以教,唯有炒股教不会。如果炒股可以教,那么它将是世上所有人向往的课堂,可惜没有。

因为炒股,最终是炒心态,每个人的认知逻辑,能力范围都不同,适合自己的东西,不一定适合别人,哪怕是编写成程序,也没有用。量化交易那么多,都是高人的经验编写出来的,结局很好吗?

有人说自己执行力不行,情绪不好,那量化交易,AI机器又是怎么回事?这个市场,所有赚快钱的方式都是毁灭之道,大多数人都是飞蛾扑火,谁不喜欢财富?

小凡也喜欢,但知道有些东西,喜欢没有用,饭还得一口一口地吃,吃快了就会噎着了。慢慢变富,可持续盈利,才是人间正道。这就要求你有一套自己的交易体系,有所取,有所不取。

做自己熟悉的行业,股票,这个还需要根据自己的行业来说,你从来哪个行业,最好就参与哪个行业,都有机会,这样你会事半功倍。

高端白酒、名贵中药、医美是目前我最有兴趣的行业,因为熟悉它们的估值逻辑,稳定的现金流生意,基本面不会有问题,不担心退市,利空。无非就是位置高低,场外的因素解决了,场内的位置高低,那就相对简单了。

我最害怕的是持股有利空,无论是减持,配股、定增,还是业绩大幅下滑,ST这些,这些都是很多人亏损的核心,躲不开这些,你没办法控制回撤。

最后总结

这些年,我更多的是持有指数ETF,因为指数永远不用担心踩雷了,而且有确定性,适合网格,定投,总之只要有耐心就可以盈利,这件事情,不以谁的意志为转移。

慢慢变富,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这个市场,你想一年翻倍,难如登天,给自己定的目标就错了,你如何有好心态?一年能赚10~20%,大多数人就该满足了,这个收益就跑赢95%的人。

个人观点,不作投资依据。谢谢点赞、关注,这样下次就会第一时间收到更新了……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5. 那些融资炒股赌上全部身家的人?

融资的本意其实一般指的是企业筹集、获取资金的一个过程。简单的来说比如我们平时所说的公司的上市,这其实就是一个为了筹集资金而上市融资的一个过程。

而这里所谓的“融资”其实具体是指股票中融资融券或者股票配资之类的。特别是股票配资在2014年、2015年当时牛市阶段,特别火热。所以,当时很多投资者借助股票配资等融资工具在当时的牛市效应下赚的盆满钵满;相反也有人因为配资融资工具放大了亏损幅度导致资产瞬间缩水,一夜之间一无所有。更有甚者严重的导致家破人亡。所以,越往后国家对这一类的场外配资打压得很严重。

股票融资的两种形式

现在一般还存在的就两种形式,一种要么是证券公司的融资融券业务。要么一小部分犹存于民间的场外配资活动。两者都是一方通过出借资金给供其另一方买入股票的业务,简单来说就是出资方出钱,借给你去炒股,所获得的盈利全部归你,你只需要按期支付一定的利息费用即可。

何为平仓风险?

平仓线其简单的说就是止损线,因为你要知道融资(配资),其本意是出资方将资金出借给你用来买股票,但是,股市本身是有风险的,所以出资方为了防止投资者买入后股票下跌引起的导致自己资金出现大幅亏损的情况。在股价下跌到某一价位后自动卖出投资者融资(配资)账户里持仓的股票。做出及时止损,锁定亏损的操作。(一般比例为现有证券账户资金与初始证券账户资金的1:3也就是85%)

两者的区别之处一个是融资融资融资是属于国家承认的属于证券公司合法范筹内的经营业务。而另一个股票配资则是属于民间借贷行为。

杠杆率

融资融券1:1的比例,即100万的资金你最高只能融到100的资金;场外配资:2—8倍,即100万可以配到200万—800万的资金。

标的要求

融资融券,交易所规定的符合融资融券标的的个股,一般在交易软件里股票代码前面有“R”字母标记的个股;场外配资则要求较低,一般除新股,次新股,ST,*ST以及其他的一些创业板个股外。

资金要求

要开通券商的融资融券业务,必须资金量至少达到50万以上;而场外配资就没有资金的限制要求,几万、几千甚至几百都可以。

为什么要融资(配资)?

扩大资金量、放大收益

这种情况也很容易理解的,一般进入股票市场的投资者都是为了能够赚钱。举个例子,假设同样的一支股票,两个投资者同时在同一价位买入且都成交了。A投资者买入的是1万的本金,而B投资者买入的是100万的本金,在股票上涨1个百分点的情况下。A投资者获利100,B投资者却获利100万;同样的操作,收益的体现确是由本金投入的多少而由此拉开了差距。同样的都是一个点资金的却因本金之异而拉开了差距。再如果,该次操作后再投资又是买入同样的一支股票,且同样获利一个点。那么A由1万+0.01万投入再获利为101,而B由100万+1万投入再获利未1.01万。由此,资金的差异又再一次拉开了。

那么,这时就有人问了,你这是在获利的情况下,要是亏损了呢?确实,我们不能只考虑赚钱的时候也要考虑一下出现亏损的情况。好,那现在我们就来假设同样的操作下,如果此次出现了亏损1个百分点的情况。同样的A投资者1万资金买入,亏损1个百分点,亏损了100资金由1万变成了9900;而B投资者投入100万资金,亏损1个百分点的情况,资金由100万变成了99万,亏损了1万。从亏损的资金量来看,确实是B的亏损比A的多,相差了100倍。但是,对于B来看其亏损仅占总资金的1%,在其承受能力之内。就比如说此时又有一个投资者C也买了该股票,同样的亏损1个百分点。但是,他却只花了1千资金买入,同样1千也亏损1个百分点,亏损了10块钱。那么这时你会觉得因为你亏了100块而他亏了10块而觉得难受或者吃亏吗?肯定不会的,因为都是一个点的亏损,都是在大家所能承受的亏损范围之内。

小结:所以,在同样的情况下,资金体量越大,其获利情况下获得的收益越多。那么,我要想获得更大的收益,但是我的资金体量又不大的情况下,我应该怎么才能最大化我的收益率呢?两种情况,一种要么你操作比较顺利以时间慢慢累计;另一种则就是想办法扩大资金的资金体量,其收益也就随之倍增。正是有这样的需求才滋生了这一类的业务,出资方借钱给你扩大资金体量炒股放大你的收益——即融资(配资)。

增大资金的利用率

对于资金的利用率这个也很好理解,这个世界本身就存在着诸多的不平等。其实财富的分配也是如此,这个事件上的财富大部分都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有人富之有余,也有人少则愈缺。资金也亦是如此,资金只有流动起来了,才能获取更多的财富以达到资产增值。而对于融资(配资)而言亦是如此,富余者把资金出借给需要资金的投资者。

举个例子,就比如说你是个自己做点小生意、小买卖的投资者,现在股票市场特别好,普涨大家都能赚钱,但是你的资金大部分都投资于实体经济了,就比如说购买原材料、购置生产设备之类的,但是,你又非常不想错过此次赚钱的机会,而且A股的牛市一般十年一个轮回,一错过就要再等十年,人的一生有多少个十年,能把握住几次牛市呢。但是,你的资金没办法挪动,你不可能说我把实体全部关闭变现后全部投资股市,这也不现实的对吧。那么这会我们要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那么,这会儿融资(配资)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这时,你可以先筹集一小部分的资金出来然后我们再以配资的形式放大其倍数。这会儿你不就有资金参与牛市行情了。实体产业与股票投资两不误,就很好的解决了你的资金周转不过来的问题。

如何正确使用融资(配资)?对于融资(配资)其是带有杠杆性的,运用的好确实能成为你股市获利的一个起跳板。但是,如果无节制、滥用的话也有可能加剧你死亡的速度。最大的风险就是股票大幅下跌导致的平仓风险使你的本金出现亏损。

端正心态、依势而用

本身融资(配资)后随着杠杆率的增加其操作中产生的风险也随之被放大。所以,作为投资者要随时保持理智。而所谓的“依势而用”这里的“势”即指的就是市场的趋势。简单来讲这种放大资金的操作尽量放在牛市行情确立的条件下。若是在熊市下跌或者震荡磨底阶段,大概率只会加速你的死亡速度。此时的操作就类似于你明知道这个股票还要继续下跌,你还满仓买入或者闲不够又去找亲戚朋友借了钱也同样买了进去。那这不就是自寻死路么!

杠杆适度、仓位合理

杠杠率越大确实融到的资金也就越多,而在你本金有限的条件下,融到的资金越多你的风险也就随之增加。所以,在操作上我们尽量以自己所能承受的损失范围去适配杠杆度。而对于仓位来讲这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即不要去满仓融资(配资)。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如你有总的投资资金100万,对于这个投资资金我最大能承受20%的一个亏损幅度。那么首先在杠杆率上我可以以1倍配比,融到100万加上我原来本金的100万,一共两百万的资金,之前本金100去操作一个点赚1万。虽然说我杠杆率低但是我本身的资金大,1倍融到的资金也不少了,而这现在这200万的资金去操作同样的一个点赚2万,已经是我之前操作收益两倍了。所以本身资金体量大的情况下,我们完全没必要去选高杠杆的操作。

而若是融资(配资)以后其操作的仓位一样也是需要我们去严格把控的,像刚刚说的我最大的亏损承受能力20%。那么我们可以当做这20%资金已经亏损了,即做好这20万没有的准备了,然后用这20万的资金去仓融资(配资),提前将亏损锁定。而对于这20万的资金的杠杆率在根据你风险承受能力去加杠杆,比如我们按最高8倍来配,那么20万*8=160万再加上80万等于240万,然后你用这240万去操作,相当于也是放大了一倍多一点。

总结:融资(配资)其类似于A股市场一样,有人骂也有人爱,任何事都具有两面性,有的人把它有利的一面充分放大了,而有的人却又把它有害的一面放大了。从事物的本质出发,本身没有好与坏,人心不足蛇吞象,股市亦是如此,只不过融资(配资)这个工具也放大资金的同时也放大了人性的贪婪。

欢迎点赞、评论、转发!

6. 后背痛是什么原因?

背痛是我们经常抱怨的最常见的疼痛症状,它的形象似乎只发生在老年人的身上,但最近,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抱怨背痛。然而,许多人总会因为背痛前去就诊,但往往只有15%的人可以通过X射线或 MRI成像确定其原因,剩下的85%也往往无法确定他们为什么会背痛。

背痛的机制

在X 射线上,只有骨骼是清晰可见的,引起疼痛的肌肉、软骨、神经等组织很难看到,如果骨骼没有异常,就很难确定腰痛的原因。另一方面,虽然MRI能够显示肌肉、神经和软骨,因此可以作为诊断的参考,但往往图像上的改变并没有达到疼痛的地步。因此医学上很难确定背痛的具体原因。

在生理学上,疼痛是由分布于肌肉、筋膜、韧带和关节等神经的某种炎症引起的。当我们感觉到“背痛”时,可能会认为腰部周围会痛,但实际上,背痛的范围很广,从背部肋骨下方到臀部。下背部又包括骨盆在内的肌肉和韧带等各种组织,并且有很多神经,所以如果某处发生炎症,很可能会发生疼痛。

众所周知,支撑我们身体的脊椎被正式称为“脊柱”。从颈部到腰部,脊柱由7块颈椎、12块胸椎、5块腰椎、骶骨和尾骨组成,它们像石块一样重叠在一起。每块骨头称为椎体,椎体之间有一个椎间盘,起到缓冲垫的作用,减轻脊椎的负担。

从侧面看,人体脊柱呈柔和的S形曲线。但是,如果我们每天继续保持不良姿势,正常的S型曲线就会塌陷,脊柱的形状也会变差。当腰椎不再翘曲,头部前倾时,会给腰椎带来很大的压力,导致腰痛。尤其是腰椎是负责弯曲和伸展身体等主要运动的地方,结构相对薄弱,可以灵活移动,自然更容易发生问题。

背痛的原因有哪些?

如前所述,影像学可以识别大约15%的背痛,这被称为“特定的腰痛”。特定腰痛的典型例子是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癌症和感染、外伤以及器官和血管疾病。让我们简单讨论一下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年轻人的常见病。连接脊椎和脊椎的软骨称为椎间盘,内部呈现果冻状,但如果因为某种原因突出来,就会压迫神经,导致腿部和臀部麻木和疼痛。当作为神经通路的椎管被压缩和变窄时,就会发生椎管狭窄。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类似,腿部有麻木和疼痛。椎管狭窄在50多岁及以上的人群中很常见,因为它是由骨骼和脊柱关节的老化引起的。

而非特异性腰痛,则是其余85%无法通过影像学确定原因的,包括急性腰痛和慢性腰痛。非特异性腰痛的原因有多种,认为以下因素共同作用。首先,不良姿势绝对是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坐着的时候,姿势容易塌陷,久坐对下背部的影响更大。重要的是要注意,有数据表明坐着时腰部承受的压力是站立时的1.4 倍。

此外,我们做着重复相同的动作,例如弯腰、站立和扭动臀部以举起重物,会给我们的下背部带来压力。最后,我们长时间保持同样的姿势也不好。如果我们保持原位不动,肌肉就会变得僵硬,关节也不会顺畅地活动。如果持续下去,背痛就会变得更糟。

压力也被认为是背痛的主要原因。当施加某种精神压力时,例如工作或家庭中的麻烦,交感神经的功能会在植物神经中增加,从而产生紧张状态。然后,似乎肌肉在不知不觉中变得紧张起来,增加了腰部的负担。压力不仅是精神上的,还有身体上和环境上的,比如在寒冷的冬天,我们的身体会萎缩,更容易结块,从而导致僵硬。另外,在现代,人们经常长时间看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的屏幕,但屏幕发出的光在不知不觉中变得紧张,经常导致身体紧张。

如何缓解背痛?

一般来说,如果我们发生背痛之后,前往医院接受影像学检查,没有发现任何异常,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缓解。首先,因为“不良姿势”是现代人腰痛最常见的原因,所以我们一定要改变不良的姿势。我们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椅子一定要选择有靠背的,并保证脊椎挺直的姿势。尽管长时间以这种姿势坐下很困难,但是我们只要久而久之地坚持下去,背痛肯定会慢慢缓解。

此外,当我们坐下并靠在靠背上时,最好在臀部和背部之间放一块垫子,以防止出现间隙。难以坚持正确坐姿的朋友,可以做好“30分钟法则”。也就是,通过保持相同的姿势30分钟,重新设置一次姿势,然后站起来,上厕所,走动一下等,可以减轻身体的负担。

如果我们没有时间起身走动,可以做一些简单的伸展运动,例如在坐着时转动脖子或弯曲胸部。我们最重要的是要努力放松自己的身体。令人惊讶的是,各种压力会增强交感神经的工作,从而产生紧张感并使肌肉僵硬。因此,减轻压力非常重要。

当然,完全消除压力是很困难的,因此需要良好的压力控制。我们一定要记住的最重要的事情是适当的休息。在工作和家务之间经常休息,以获得良好的睡眠。在睡眠期间,交感神经工作较少,身体变得更加放松。建议在睡前一小时洗澡,因为我们的体温会逐渐下降到就寝时间,我们会睡得更好。最后,养成尽可能多锻炼习惯,也是避免压力的一个好方法。

总体而言,“不良姿势”是现代人腰痛最常见的原因,尤其是久坐,容易导致姿势不稳,给腰背部带来沉重负担。坐姿不良是由椅子的形状和电脑显示器的高度等因素造成的,但首先要了解自己每天的坐姿是怎样的。对下背部疼痛的朋友,应该考虑不良姿势如弯腰所引起的。当我们去除背痛的诱因,相信背痛的情况肯定会迎刃而解。

7. 抗日战争时我军有哪些反装甲武器?

老萨谈国军反坦克支柱--德制PAK 35/36 37毫米反坦克炮(抗战重武器系列)

一战和二战在武器装备的主要区别是坦克和飞机!

抗战中,我们的敌人日本有不少坦克装甲车辆,而我们的反坦克武器,尤其是反坦克炮却少的可怜,而且基本完全是从德国,苏联和美国进口的!这一篇就听老萨来说一说,抗战中的反坦克支柱,德制PAK 35/36 37毫米反坦克炮和它的仿造品。

日本薄弱的装甲部队

中国的坦克,也就是日本的战车。据说1919年日本第一次从欧洲购买坦克的时候,当时日军高层说:为什么叫做坦克?这明明是有履带的战车吗?

于是直到今天,在日本,坦克就被叫做战车。而日本传统文化中,战车指的是可以战斗的车辆,在当年主要是可以作战的马车。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嗅觉灵敏的日本从英国购买了性能优秀的维克斯中型坦克,随后又从法国购买当时最先进的雷诺FT-17轻型坦克。

1925年5月1日日军的第一支坦克部队正式成立,这支部队装备的就是买来的雷诺FT-17型轻型坦克和英国的维克斯中型坦克。陆军第14师团第1战车大队 和千叶陆军步兵学校教导队分别组建了坦克部队,前者辖1个维克斯中型坦克中队和一个修理中队,后者辖5辆雷诺和3辆维克斯。

经过大约5年的技术研究,日本在1926年开始制造自己的坦克,其实就是山寨了!

在1927年仿造雷诺FT-17轻型坦克成功,该坦克经过改进,在1929年定型,这就是日本历史上第一种坦克,也就是八九式中型坦克。

总体来说,日本花费了6年时间完成了从购买到仿造的过程。这个速度算是很快的,相当的了不起,可见当时日本相关的科研力量还是可以的。

12吨重的八九式中型坦克的性能,在当时来说还是很不错的,它装备一门37毫米坦克炮,这是当时主流的坦克炮,有着不错的破坏力,辅助武器为2挺91式6.5毫米机枪,备弹2745发。它的机动性不错。在测试时,该坦克在日本国内东北地区进行了1000公里的长距离行驶,没有出现过任何机械问题。

八九式中型坦克最大的缺点就是装甲比较薄,正面装甲17毫米,侧后装甲15毫米,顶甲10毫米,这在当时也算是相当薄弱的,在二战中后期简直不堪一击。

不过当时日军认为足够了,因为他们主要对手中国没有什么反坦克武器,而苏联当时的主要坦克装甲厚度也不过是如此,大名鼎鼎的T-34还没有诞生。

实战中,八九式中型坦克比它山寨的原尊雷诺FT-17型坦克,还要更优秀一些。而雷诺FT-17型坦克是当时最先进的坦克,可以说日本坦克的起点是比较高的。

随后日本又在抗战爆发前的1935年和1937年,推出了九五式轻型坦克和九七式中型坦克。

九五式轻型坦克主要针对中国战场设计,坦克攻击力和八九式中型坦克差不多,也装备一门37毫米坦克炮。

但装甲极为薄弱,最厚的正面装甲仅仅12毫米,其他部分装甲最厚仅为6毫米,只能抵抗轻武器的射击,甚至侧面和背面装甲抵抗不了大口径机枪的近距离扫射。

优点是,九五式轻型坦克具有良好的机动性。它仅有7吨多,最大行驶速度高达40多公里,比八九式中型坦克高出一倍,而且它具有良好的爬坡,跨越能力,非常适合在地形复杂的中国大陆地区使用。在中国水网纵横的江南和南方可怕的山区,八九式中型坦克行动困难,在南昌会战中因为在泥泞的公路上强行军,导致发动机不堪重负,出现大量的机械故障。

实际上,九五式轻型坦克是所谓的骑兵坦克,主要负责侦查,警戒,打击战场次要目标。不过在中国,由于国军几乎没有反坦克武器,九五式轻型坦克在很多时候直接作为主战坦克使用,就是摆明了欺负你。

16吨的九七式中型坦克则是日军在二战中,唯一能够和列强的主战坦克对抗的日本坦克。该坦克的装甲厚度提高到25到33毫米左右,主炮口径提高到57毫米(不过是短管设计,穿甲能力有限),机动性也不错。

大体上来说,九七式中型坦克比德军的2型坦克性能强一些,比3型坦克则差了一些,同美军现役的M3格兰特李中型坦克倒是相差不大,强于苏军的T-26轻型坦克。

所以说,在九七式中型坦克诞生的30年代,这种坦克还算是不错的,可以和列强的主要坦克对抗。

不过到了40年代,这种日军的‘快心之作’就明显老旧。相比列强每隔1,2年就有新型坦克诞生,现有坦克也不断的升级,日本则没有这种积极性。由于对手是中国,日军高层认为没必要研发新式坦克,后来横扫东南亚的少量英美殖民地军队,自然也不需要什么日本新式坦克。所以日本国内的研发工作基本停顿。

在二战中后期,九七式中型坦克根本无法正面和苏军T-34主战坦克,美军M4谢尔曼主战坦克,德军黑豹主战坦克正面对抗,双方性能上存在一代甚至二代的巨大差距。

这三种坦克,基本构成了日军二战坦克的主要力量!

除此以外,在中国战场比较常见的是九四式轻装甲车!

九四式轻装甲车不是坦克,是装甲车,在日军中戏称为豆战车,也就是豆子般大小的战车。这种装甲车只有1挺机枪,没有安装火炮,装甲厚度也只有不到10毫米,主要从事步兵火力支援,侦察,战场联络和运送士兵的任务。自然这种装甲车在列强面前根本不堪一击,虎式坦克怕是一炮打在九四式轻装甲车附近,也可以将它震碎。但这种豆战车却仍然可以在中国战场肆虐,甚至公然撞击国军的碉堡,碾压国军的步兵!

为什么?因为国军没有反坦克武器,别说是装甲车,就算蒙着铁皮的普通卡车安装上机枪,你也很难对付!

著名的两伊战争期间,伊拉克和伊朗分别从中国购买了大量过时的坦克。仅仅伊拉克从中国采购了总数约2千辆的59和69式坦克(都是苏联T-54坦克的仿造品和改进型)。这些坦克在当时来说,自然早就过时,远远不是伊拉克装备的T-72坦克的对手(59式比T-72整整差了2代),甚至连T-62坦克也不远如。

为什么两伊都花费巨资购买这些坦克呢?用萨达姆的话来说:就算最差的坦克,在没有反坦克武器的步兵面前也是无敌的。

道理就是这样,如果敌人步兵没有足够的反坦克武器,往往1,2辆坦克就可以击溃敌人一个排甚至一个连。在进攻中,有无坦克支援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有坦克支援,往往进攻步兵可以击溃数倍甚至十倍的敌人。

要知道,现代坦克的武器是很强大的,就算是69式坦克的一门火炮和3挺机枪的火力,也超越伊朗步兵一个连的火力。

需要说明的是,这所谓的轻型坦克,中型坦克不过是日本人的划分。实际上,即使最重的九七式中型坦克也只有16吨,在西方不过属于轻型坦克!西方要超过20吨才算中型坦克,超过40吨到50吨才算重型坦克!

为什么日军不研究中型坦克?主要是日军认为目前来说并不需要。对于中国大陆和东南亚复杂的地形,机动性不佳的中型坦克和重型坦克用处不大,也难以通过船只运输到战场!况且中型坦克的研发需要漫长的周期,还需要突破众多技术难关,而且就算研发成功,以日本薄弱的重工业基础,也难以大规模生产,还是等于0.

总体来说,日本的坦克并不先进,在世界上属于二流,甚至三流水平,而且生产数量也不多,从1931年到1945年一共才生产了6500辆。在七七卢沟桥打响的时候,日军年生产坦克能力不过300多辆!其中性能最好的九七式中型坦克,装备部队是从38年开始,第一次露面是诺门罕战役的1939年了。而37和38两年,九七式中型坦克一共才生产了312辆,这还不到T-34坦克生产高峰时期一个月的产量!

造成这个的原因,一来是日本重工业不发达,尤其汽车工业远远落后西方主要列强,顶多和意大利差不多。作为坦克工业母体的汽车工业,从1930年至1945年的16年间,日本汽车总产量是39万8947 辆,最高年份在1940年,达5万7330辆。同样是1940年,苏联生产了14.54万辆汽车,德国约30万辆,英国也有50万辆,而美国竟高达447.1万辆,超过日本16年总产量的10倍。

二来日本重工业主要为联合舰队服务。对于日本来说,舰队比陆军还要重要。因为日本如果没有陆军,只是失去进攻海外的能力,但如果没有舰队,连日本本土也无法有效保护,所以联合舰队自然排在最前列。

为了建立这支世界前三的海军力量,工业力量较弱的日本无法兼顾地面装甲部队。1939至1945年间,日本的钢产总量为4800万吨,苏联是它的1.9倍,英国是2.1倍,德国是3.9倍,美国甚至达到了10.6倍。而这区区的钢产量的绝大部分,都要交给联合舰队制造军舰,所以日本坦克工业连最基本的钢材都缺乏,又如果扩大生产规模呢?

自然在美苏德眼中,日本坦克装甲部队是二三流,但在连汽车都不能生产1辆的中国来说,日本就是这方面的巨无霸了。

-------------------上图是九五式轻型坦克,下图是九七式中型坦克!这两种坦克在日军研发的时候,还算是性能不错,但在二战中后期均属于落后!国军的37毫米反坦克炮,在任何距离贯穿九五式轻型坦克。甚至有日本战车兵自嘲,九五式轻型坦克的装甲是用厚纸板黏成的。九七式中型坦克才是日军唯一勉强和列强坦克正面对抗的坦克,但它的防御力,攻击力,甚至机动性同二战中后期的列强中型坦克相比,都有非常大的差距。在1944年末到1945年的菲律宾战役期间,日军装甲兵甚至只能以在车前装置炸药冲撞对方的自杀性方式攻击美军坦克;1945年1月17日在菲律宾乌达内塔, 第7战车联队第3中队的和田小十郎小队长用三辆九七式改中型坦克埋伏,全部损失后,击毁三辆M4坦克,是该型坦克最成功的对坦克战例,也几乎是唯一的战绩了!

抗战中的日军坦克作战史

日本人是务实的民族,他们很少生产一些用不上的东西,几乎每件产品都要发挥自己的作用。

日军坦克部队几乎在装备初期,就参加了侵华作战。整个十四年抗战的每个战役,都有日军装甲部队的影子。

早在九一八期间,日军的第1,第2战车队就抽调出一部分兵力,组成了战车第一中队(连级单位),协同第14师团攻击了黑龙江的哈尔滨。

这也是日本坦克部队第一次参加实战!

九一八事变中,由于张学良无能卖国,违抗国民政府抵抗命令擅自后撤,整个东北没有什么激战,阵地战更少,所以日军这只小规模的坦克部队没有受到什么战火的考验。

倒是严寒的环境,对日军坦克的发动机是一个较大的挑战。事实证明,仿造法国雷诺坦克的八九式中型坦克的87千瓦的串联式6缸水冷汽油发动机,根本不适合东北的高寒环境。在这种高寒积雪且地域广阔的环境下,水冷汽油发动机故障频频,经常挂掉。

由于日本陆军主要的假想敌是苏联,所有后续的日军坦克一律改为适应高寒环境的柴油发动机,并且取消了比较复杂的水冷结构。1935年7月,八九式中型坦克开始全面改为使用风冷柴油机。

1932年,日军在上海发动一二八事变,第1战车队又派出独立战车第2中队参加,但在上海的巷战和水网中没有什么好的战果。在巷战中,国军用轻重机枪近距离扫射日军坦克,也造成日军坦克相当程度的损坏。当时中央军第五军一部装备德式机枪,并且配备了钢芯子弹,具有一定的穿甲能力。

实战中,有多辆日军坦克被国军击伤,独立战车第2中队有2辆八九式中型坦克被国军彻底摧毁!

其中一辆坦克被国军迫击炮击中侧面!该坦克之前已经被国军击伤,正在后方维修,灌装燃料。这一炮正好点燃了汽油,全车烧毁。

另一辆坦克则是被国军近距离用手榴弹炸毁履带以后,近距离用大口径机枪扫射数百发,击穿了坦克装甲薄弱处,才被击毁的。

总体来说,在因为上海河流众多,坦克行动非常不便,在城市战中坦克的视野又非常不好,只要没有足够的步兵掩护,就非常容易遭到国军步兵袭击。实战中,甚至有国军士兵爬上日军坦克,用手枪对准观察口内连续开枪,打得里面日军鸡飞狗跳!

1933年,日军又发动热河会战,此次又是张学良部将汤玉麟不战而逃,日军进攻非常顺利。参战的战车第2中队的九二式重装甲车和八九式中型坦克表现出色,每天突进距离都高达40,50公里。

不过此战却胜之不武,因为东北军根本没有像样的抵抗,坦克也仅仅是单纯的行军而已。

倒是随后的长城会战,日军坦克部队才遇到了狠角色。以11个中央军师为主体的25万国军,在长城一线和日军激战三个月。在这些争夺战中,同样没有反坦克武器的国军,很难抵抗日军坦克掩护步兵的突袭.局部作战中,国军伤亡都是日军数倍。

但日军坦克在长城一线复杂山地的行进,也有一定困难,而且国军还设置了一些反步兵地雷和改造的反坦克地雷,造成日军数辆坦克装甲车的损毁。

不过总体来说,长城会战中,日军坦克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协同日军步兵造成国军相当惨重的伤亡。战后日军对坦克部队非常满意,认为他们极大的支援了步兵,提高了日军的攻击力。

这一仗中日军坦克的嚣张,也打醒了国民政府,甚至蒋介石本人。

由于这几战表现都不错,在1933年,第1,第2战车队正式扩编为战车第1,第2联队,这就是坦克旅的编制了。

到了抗战爆发前的1937年,日军已经装备超过1000辆坦克,其中300辆集中编组为坦克联队(旅)和大队(团),其余的分成坦克小队(排)配属步兵部队作战,当时日军每个现役师团都配属坦克24辆。

七七卢沟桥打响以后,日军的独立坦克部队也大多归属师团作战,实际担任骑兵和自行火炮的角色,出现在抗战任何一个战场。

总体来说,抗战初期,日军对于坦克的使用是落后的,和英法没有什么区别,并没有单独编组坦克部队,作为拳头使用。

二战德军的坦克制胜论,苏军的大纵深理论,都是将坦克集中起来,编组为机械化摩托化部队,作为拳头使用。

德国人和苏联人认为,坦克的攻击力和防御力固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他的机动性。

匈奴大帝阿提拉,蒙古皇帝成吉思汗为什么能够纵横欧洲,说到底还是两支骑兵部队的高机动性,而这是远远强于欧洲人的最大特点。而并不是说欧洲的骑兵步兵正面对抗中,就对付不了这两支骑兵部队。实际上,蒙古骑兵除了骑射以外,其他相对欧洲的战士并不占优。但欧洲没有一个国家的部队,可以像成吉思汗的大军一样,纵横驰骋上百公里,切断敌人的补给线,攻击敌人的薄弱环节,导致敌人未战就损失大部分战斗力。

德军也是一样,他们的作战主力的1,2,3型坦克其实都对付不了苏军的T-34坦克,更对付不了KV1和KV2重型坦克!但德军利用坦克部队,可以做长达数百公里的两翼合围作战,能够在基辅会战一举围歼苏军70多万人,导致战争初期苏军毁灭性的惨败。而这种战术的根本在于,德军的坦克部队以高机动性切断苏军后撤的路线,切断他们的补给线,摧毁指挥中心。所以基辅会战中,苏军其实真正的伤亡不过10万,而被俘高达60多万,而德军伤亡也有10万人。实际上,60多万苏军是不战而溃的,就因为坦克部队的高机动性的威力。

而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军法军坦克都还是作为步兵支援武器使用的,也就是作为可以移动的机枪工事!这是一种落后的思维,也决定了二战中法兰西战役英法联军的惨败!法兰西战役中,德军坦克并不比英法优秀,但他们集中使用,具有极强的突破能力。德国坦克部队突破阿登山区后,就连续摧毁盟军防御的薄弱点,直逼巴黎。由于盟军没有集中使用坦克,所以它的坦克虽然优秀,机动性却和步兵差不多。在德军坦克部队高速冲击下,盟军坦克根本来不及回防,无法追上高速突进的德军坦克部队,最终全线溃败。

实战中,英法高级指挥官多次制订了决战的地域,但自己的坦克部队尚且没有赶到,德军坦克就高速突破了这个地区,导致决战一次次的破产。最终法军被迫投降,英军丢弃几乎所有重装备,仓皇逃回本土。

而总体来说,日本装甲部队的战略和英法没有什么不同。

直到在1939年的南昌会战,日军开始仿效波兰战役的德军,将135辆坦克装甲车和1个装甲汽车团单独编组,组成了战车集团,一举高速突破国军的防线,占领了南昌。由于日军从来没有用过这种战法,导致国军极不适应,加上反坦克武器不足,很难阻挡日军战车集团的推进。甚至国军步兵部队撤退回南昌的速度,还抵不上日军战车集团推进的速度。

此次作战很成功,但随后国军逐步退到地形复杂的湖南,广西,云南,四川,山西等地区坚持抗战,日军独立坦克部队难以在这些地形大规模独立使用,也就又恢复自行火炮和铁甲侦查骑兵的角色。

苏德战争爆发以后,德军和苏联都大量使用装甲部队,编组了坦克旅,坦克师甚至坦克军,日军也无法坐视不理。

1942年,日军陆续在中国编组了3个战车师团,这个战车师团大约相当于西方的坦克师,有1万多人,200,300辆坦克!

直到1944年的豫湘桂会战,日军才再次在中国大规模使用独立坦克部队,仅仅进攻豫中的战车第三师团就有高达200多辆坦克装甲车。这个战车第3师团,给国军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不过,这毕竟是战争结束前1年的事情了,已经无关大局,日军难以挽回败局了,局部的胜利也没有什么意义。

从1944年10月开始,由于战争的需要,日军又陆续成立了9个独立战车旅,其中除了7个旅用于本土的所谓决战以外,其余2个旅都在中国!

换句话说,日军在中国作战的坦克装甲车,始终保持着数百辆甚至上千辆的规模,而我们有什么反坦克武器呢?

---------------------上图是进攻南京的日军九四式装甲车,这些坦克在攻击南京中起到不少作用。十几辆坦克在南京中华门下对准城墙上扫射,国军战士被压制的无法抬头。国军军官被迫用刺刀挂上一面小镜子伸出城墙去观察敌人,结果还不到10秒钟镜子就被日军坦克机枪打掉。下图这幅油画则是在南昌会战中的一辆九四式装甲车。为了击毁这辆极弱的豆战车,东北军组织了一个反坦克敢死队,结果付出了殉国12人才将其摧毁。大家可以看到东北军战士前仆后继,不畏死亡的壮举。下下图则是豆战车的实物照片,可以看到它很小,仅能容纳二个人!

德国制造 PAK 35/36 37毫米反坦克炮

众所周知,对付敌人坦克最好的武器自然还是坦克,但国军几乎没有什么坦克。

一开始仅仅有一个装甲兵团,也就是坦克团,装备乱七八糟各种买来的几十辆坦克(全国包括军阀部队仅有96辆坦克)。

其中仅有1.5吨重的卡登-洛伊德超轻型坦克是教学工具,无战斗力,也不能作战。从德国买来的1型轻型坦克,从意大利购买的CV33超轻型坦克,从英国购买的维克斯两栖坦克都是只有机枪,没有炮,显然也没什么战斗力。

唯一有战斗力的就是16辆维克斯坦克。

换句话说,国军真正有战斗力的坦克只有16辆。而这种6吨重的维克斯坦克,就性能上来说,还不如日军的八九式中型坦克。

这些可怜的家当在抗战前一两年,几乎消耗殆尽,后面长达6年时间主要依靠苏联援助的80多辆T-26坦克和从意大利购买的90辆CV33超轻型坦克死撑。

只是由于国军坦克数量极少,而日军坦克数量也并不是多到苏德美军的地步。所以除了中国远征军第一次进入缅甸,发生过小规模的坦克战,双方坦克基本没有正面对抗!

就步兵反坦克武器来说,所谓的反坦克利器巴祖卡,是1943年开始装备驻印军的,而中国滇西远征军也是在1944年才开始得到一部分装备。所以巴祖卡几乎没有用来在中国对付日军坦克,可以忽略不计!剩下的反坦克武器,就是从英国搞来的博斯反坦克枪,也是英军1943年才援助给驻印军的。

实际上,国军手中最有利的反坦克武器,就是炮。而反坦克炮又分为两类,一是20毫米机关炮,二是反坦克平射炮。

20毫米机关炮老萨在别的文章已经说过了,这种小炮对付装甲厚度普遍不到20毫米的日军坦克还是可以的。

只是20毫米机关炮主要的任务是防空,反坦克仅是副业中的副业,而且本来数量很少,所以实际上起到的反坦克作用是很有限的。

实际上,国军主要的反坦克武器就是平射炮,而这些平射炮全部是从国外购买来的。

一战中德国被英法的坦克修理的很惨,战后自然会极为重视反坦克武器的研究工作。当时反坦克武器来说,最好的自然是反坦克炮。一战索姆河战役中,德军就曾经用野战炮炮击过英军的坦克,效果还是不错的。

所以战后德国默默投入巨大精力,以研发新型的反坦克炮,并且很快有了成果。

到了二战前,德军每个步兵团都装备一个反坦克连,他们配备的就是著名的PAK 35/36 37毫米反坦克炮!

这款著名的反坦克炮的作者,还是大名鼎鼎的莱茵金属公司。一战结束后没多久,早在1924年,莱茵金属公司就开始研究37毫米反坦克炮,并且在1928年研究成功,这就是PaK L/45反坦克炮。

这个火炮性能还是相当不错,不过还是一战时期的传统火炮,不能配属给摩托化或者机械化部队,只能用马来拖曳,使用的是木质车轮。

由于德军未来侧重机械化摩托化作战,所以PaK L/45反坦克炮不能满足德军要求,于是莱茵金属公司继续进行改进,在1933年成功研发了Pak 35/36 37毫米反坦克炮,从1934年开始正式装备德军。

Pak 35/36 37毫米反坦克炮和老式的37毫米火炮有不少区别,从外形上来说,最显著的区别是该炮采用了橡胶轮胎,让火炮可以由汽车,装甲车,卡车,甚至三轮摩托车拖曳,可以有效跟随装甲部队作战。

二战前后,德军共计生产了2万门以上Pak 35/36 37毫米反坦克炮。

Pak 35/36 37毫米反坦克炮是传统的德式火炮,是世界枪炮巨头莱茵金属公司的得意之作,就各方面来说都极为优秀,堪称艺术品。在当年来看,绝对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反坦克炮,它有着众多的优点!

第一, 优秀的隐蔽性。

德军钢铁死神米歇尔·魏特曼上尉,一日之内击毁盟军大小坦克、装甲车、军车51辆,其中坦克23辆。创下了单人一日击毁军用车辆数目最多的纪录,这项纪录至今未被打破。这个钢铁死神并不怕敌人的坦克,害怕的却就是反坦克炮!魏特曼认为:相比高大目标显著的坦克来说,反坦克炮最可怕的一点就是很难被发现。反坦克炮往往外形低矮,而且会利用地形进行隐蔽。只有听到砰的一声开炮以后,我们才能发现反坦克炮的位置。而在几百米距离,反坦克炮从开炮到击中目标一般只有1点几秒时间,坦克根本来不及作出任何反应。如果反坦克炮的精度很高,那么坦克就是被击中以后,才能发现这门炮,此时什么都迟了!

就这一点来说,Pak 36/37 37毫米反坦克炮堪称世界第一,它的外形设计的非常低矮,仅有1.1米。这个高度,在战场上是极难发现的,它可以利用各种地形地物,甚至茅草隐蔽自己。

在战场上,只要Pak 36/37 37毫米反坦克炮没有开炮,想要发现它几乎是不可能的。

抗战中的战例显示,日军坦克在被炮击之前,从没有发现过国军的Pak 36/37 37毫米反坦克炮。

第二, 精度极高。

作为反坦克炮来说,它和相聚敌人数公里甚至十几公里的榴弹炮不同,精度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对于轻型反坦克炮,一般使用的时候,敌人已经进入几百米内,如果一炮没有击中敌人,自己就极为危险。

Pak 35/36 37毫米反坦克炮是传统的德国火炮,具有极好的精度。它的炮身长1.66米,炮膛内有16条膛线。它的观瞄设备很先进,都是德国最优质的光学仪器,这在当时的世界也是最顶尖的。

该炮的使用的是37毫米炮弹,后座力不大,每次发射炮管后退距离为0.5米,利于快速炮击。实战中,该炮每分钟可以发射13发炮弹,也就是平均4秒多一发,这个射速让人瞠目结舌,相当了不起了!也就是说,Pak 35/36 37毫米反坦克炮可以在极短时间对同一个目标连续炮击多次,以保证击毁。也可以连续打击多个目标,一门炮对付数辆坦克!

Pak 36/37 37毫米反坦克炮采用的是德国最顶尖的精加工技术,炮的每个零件的精度都很高。以上这一切都让Pak 36/37 37毫米反坦克炮具有极高的精度,甚至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

经过二战期间的统计,一个训练有素的反坦克炮团队,打击2.5米高2米宽的目标(普通坦克大小),Pak 35/36 37毫米反坦克炮在500米内命中率是百分之百;1000米距离,在训练中的命中率仍然是百分之百,实战中约为百分之八十五,这个数值就算在今天也是相当惊人了。

在1500米距离,训练命中率仍然高达百分之九十五,实战中也超过百分之六十,这比今天很多拥有现代化观瞄设备的坦克炮命中率还要高!

显然,敌人坦克在1000米以内是很难逃过Pak 36/37 37毫米反坦克炮的猎杀。

第三, 不错的威力

虽然对于二战中后期的中型坦克,Pak 35/36 37毫米反坦克炮显然没有足够的杀伤力。在当年,对于各国的现役坦克(非重型坦克),它还是能够有效对付的!

当时Pak 35/36 37毫米反坦克炮使用穿甲弹时,初速为745米/秒,在500米内穿甲能力为36毫米,1000米内穿甲能力为22毫米,可以击穿当时绝大部分坦克的正面装甲,在1500米也有20毫米穿甲能力。一般来说,轻型反坦克炮都是在1000米内发挥作用,这个距离还是可以对付列强当时主要的坦克的。

苏联的T-26轻型坦克装甲厚度只有15毫米,法国的雷诺FT-17为22毫米,美军M3斯图亚特轻型坦克为20毫米。显然,这些坦克都无法有效抵御该炮的正面打击!就连最刚刚装备法军的雷诺R35坦克(正面装甲40毫米),也不是对手。

只有更厉害的英国的玛蒂尔达2中型坦克(主要部位的装甲厚度达75到78毫米),法国的Char B1重型坦克(正面最大装甲厚度为60毫米,侧面装甲厚度也达到了55毫米),才是Pak 35/36 37毫米反坦克炮无法对付的。

而二战中的日军就更弱了。日军所有坦克中,九五式轻型坦克装甲厚度为6到12毫米,九八式轻型坦克为6到16毫米,八九式中型坦克为17毫米,最厉害的九七式中型坦克也不过25到33毫米,根本抵抗不了该炮的打击。

第四, 不凡的机动性

在欧洲来说,机动性主要是指能够跟随机械化或者摩托化部队作战,在中国又不是这么回事。对于中国战场,无论国军也好,日军也好,基本都是普通的步兵,不存在什么机械化部队。中国的地形比欧洲还要复杂的多,有些地方根本就没有路,所以能够在中国跟随一线部队使用的火炮,一定要重量较轻,最好能够拆卸,由马匹背负至少是拖曳。

除了易于运输以外,火炮自身也要易于移动。作为近距离使用的反坦克炮,遭遇的威胁恐怕是所有火炮中最大的。所以比较有经验的反坦克炮团队,均是开几炮就要立即转移阵地。那么这个炮的移动能力,也非常重要。

而Pak 35/36 37毫米反坦克炮全重仅仅为450公斤,而各国的野炮山炮普通重量都在1吨以上。只有玩具一般的日军九二步兵炮才是200多公斤,Pak 35/36 37毫米反坦克炮仅仅比它重一倍而已。这个重量不但可以由4个炮手推着在平坦的战场上到处移动,甚至可以越过壕沟或者推上陡坡。该炮还可以拆卸成几个部分,由马匹甚至人力背负,不过自然是不鼓励的。因为反坦克炮不是山炮,它的拆卸和组装速度非常慢,而且主要部件的重量仍然很大,超过100公斤,需要几个人一起才能扛走,不像山炮那样将每个部件严格控制在80公斤以下。

所以Pak 35/36 37毫米反坦克炮相当轻便,是比较适合中国战场使用的。

Pak 35/36 37毫米反坦克炮是二战初期德军的制式反坦克炮,直到1942年才完全被Pak 38 50毫米反坦克炮所取代。

这种火炮在波兰战役,法兰西战役中表现都不错,但由于口径只有37毫米,对付不了法军的以防御作为首先性能的Char B1重型坦克和英军的玛蒂尔达2中型坦克。

只是法兰西战役中,英法联军在德军冲击下全面溃败,所以该炮的弱点被掩盖了。

随后的苏德战争中,Pak 35/36 37毫米反坦克炮无法对付防御能力极强的T-34中型坦克,被德军怒斥为敲门砖(形同击中坦克仅能发出叮当的声音,就像敲门一样),才逐步由50毫米口径的Pak 38反坦克炮取代,最终又由Pak 40 75毫米反坦克炮所取代。

自然,这是因为二战各国坦克的防御能力不断大幅度升级,反坦克炮的升级也是不可避免的,Pak 35/36 37毫米反坦克炮被淘汰也是必然的,反之才是不正常。

好在,在整个抗战期间,日军坦克基本性能没有什么大的升级,所以Pak 35/36 37毫米反坦克炮是完全可以胜任中国战场的。

-----------------Pak 35/36 37毫米反坦克炮非常优秀,在西班牙内战,波兰战役,法兰西战役中的表现都算不错。它的外形非常低矮,重量不大,炮击精确,而且射速非常高。当时盟军的主战坦克,大部分都不是Pak 35/36 37毫米反坦克炮的对手。下图是在公路上被Pak 35/36 37毫米反坦克炮伏击盟军轻型坦克,被打成了零件状态!下下图是中国仅存的几门实物了,这是沈阳辽沈战役纪念馆里面的Pak 35/36 37毫米反坦克炮!

抗战中国军的反坦克支柱--PAK 35/36 37毫米反坦克炮

长城会战日军坦克乱窜的可怕场面,打醒了蒋介石等国军高层。

在德国顾问的建议下,从1935年开始,国民政府以巨额资金购买大批反坦克炮,这就是Pak 35/36 37毫米反坦克炮。

1935年,首批共有60门Pak 35/36 37毫米反坦克炮和14万发炮弹运到中国。

根据德国顾问的建议,每个国军德械师的团中,都应该装备一个反坦克炮连,每个连装备6门火炮。

而当时计划编组80个德械师,那么需要的反坦克炮最少也超过1500门,如果加上每个师额外配属的反坦克炮营,实际数量至少在2500门以上!显然,这区区60门是不够的。

1936年,中国代表团赴德国访问,其中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购买军火。当时德国国防军也在大量扩军备战,自己也继续这种新式的反坦克炮,于是从现役部队中抽调了一部分先运到中国,希特勒还是比较讲义气的。

最终,又有124门Pak 35/36 37毫米反坦克炮和12万发炮弹在抗战打响前,陆续运到中国。

不过其中100门是比较老式的型号,使用的是木质轮子,只能用马拖曳,不能用汽车。不过这对于中国来说也没什么,反正国军也没有几辆汽车。剩余的24门橡胶轮胎的Pak 35/36 37毫米反坦克炮,则配属了先进的奔驰牵引车,可以装备机械化部队。

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又立即追加购买100门和10万发炮弹。可惜当时中德关系已经陷入僵局,希特勒因为盟友日本的强烈抗议,拒绝继续军售火炮,却仍然暗中通过第三国卖给中国一批零件和炮弹。

由于购买不行,加上抗战第一年该炮优秀的表现,国民政府开始试图自行仿造这种火炮。

1938年5月,国民政府兵工署令第五十工厂试制37毫米战防炮。该炮表面上是仿造瑞士苏罗通50倍37毫米战防炮,实际上就是仿造Pak 35/36 37毫米反坦克炮,只是通过瑞士中转而已。

该炮的图纸资料全部由德国方面提供,国民政府还派工务处长李式白率员赴德国考察,最后签订购买100门37毫米战防炮的原材料、生产用机器设备及检测仪器合同。

合同签订后,因为战争原因,相关材料运输到国内非常困难,直到1940年才大体运输完毕,同年才开始仿造工作。

经五十厂员工努力,1941年底成功仿造出第一门37毫米战防炮,经过严格测试,该炮性能仅仅比原尊差一点,性能相当不错。兵工署技术司于1942年正式将该炮命名为,30年式50倍37毫米战车防御炮。

该炮一共仿造了94门,也就是将从德国购买的零件全部用完以后,就只得停止了。为什么呢,因为这种德国反坦克炮的结构复杂,需要高精尖的加工技术。以炮管为例,加工精度要求非常高。炮管为双层料式,由内外两管热套而成。热套方法是:用瓦斯炉将套管加热炉内设有测量温度和测量套简内径膨胀尺寸的特殊工具。当套筒在炉中加热到规定温度时,将它放置于支架上,然后将炮管徐徐装入套筒内,完全套好后用轮状水管喷水急冷,使之配合紧密并产生预应力,以抵消发射时燃气的胀力。

以中国的工业水平,根本无法仿造。

所以生产完这94门反坦克炮以后,国民政府就没有继续仿造了。

好在37毫米反坦克炮弹,我们还是可以生产的!

1942年第十工厂成功制造出苏罗通37毫米战防炮用榴弹和破甲弹,采用的瑞士苏罗通兵工厂1933年的图纸。这些炮弹造的很好,炮弹的弹体、药筒及引信零部件的制造(包括其他小口径炮弹),全部采用机加工。第十工厂所用设备绝大多数为1934年左右购自德国的精密自动车床及六角车床、专用冲床、铣床、无心磨床和卷簧机等,生产工艺较为先进,并编有较详细的工艺卡片,自行设计和制造了各种专用夹模具及量具,具有一定技术水平。该厂从1942年至1949年,共生产37毫米各式炮弹约31万发,可以通用德制和苏制的37毫米反坦克炮。

不过,这也是1941年以后的事情了。

这样一来,国军在整个抗战中,一共装备了约200门德国原装的Pak 35/36 37毫米反坦克炮,还有94门仿造的Pak 35/36 37毫米反坦克炮,总数是300门左右!这个数字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当时一个德国陆军步兵师,配属的师属反坦克营以及团属反坦克炮克连,就装备75门反坦克炮。这区区300门反坦克炮也就相当于德军4个师的装备,而德军一个师不过1万多人,而国军当时已经有300,400万规模。

实际上,1939年9月,德军就装备了达1万1200门Pak 35/36 37毫米反坦克炮,国军这几百门算得了什么!

由于数量严重不足,国民政府甚至从意大利购买了M1935 47毫米反坦克炮充数!这种M1935 47毫米反坦克炮,是二战中意大利陆军使用的主要步兵火炮。它并非设计为反坦克炮,而是一种山炮。因为它更侧重于加农炮,所以也可以作为反坦克炮火炮使用。这种火炮性能平平,口径是47毫米,在500米距离却也只能穿透43毫米钢板。国军也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所以还是购买了一批。

具体购买数量几十门而已,主要组成多个反坦克炮连,作为Pak 35/36 37毫米反坦克炮的补充。

自然,这也是不够的。不要说一开始国军只有200,300门反坦克炮,就算是有1000,2000门,也必须及时补充才可以保持战斗力,不然还是等于0.

反坦克炮和其他火炮不同,由于它在几百米和敌人坦克对抗,生存能力是非常低下的。这么近的距离,一旦开炮就很容易被敌人坦克和步兵发现,那么随后敌人一定会全力攻击。反坦克炮虽然比较轻,毕竟有400公斤以上重量,难以迅速转移阵地。而炮又不像坦克一样有装甲保护,很容易被敌人的各种武器,甚至轻武器袭击,导致损毁。

实际上,二战中的反坦克炮属于高消耗品,每次战役不管歼灭敌人坦克有多少,己方肯定会损失一大批反坦克炮。而苏军中的反坦克炮团队,也属于最容易伤亡的部队。一个反坦克班如果能够在战争中存活一年,已经算是了不起的奇迹了!

所以列强无论工业生产窘迫到什么地步,就重武器上来说,必须优先生产反坦克武器补充到部队,自然其中绝大部分就是反坦克炮。

苏军高层在苏德战争期间作出的结论为:在战时,减少坦克的产量也许是可以容忍的,其结果只是降低了进攻的强度而已,但若降低反坦克武器的产量则会是灾难性的,不管出现什么情况必须生产足够数量的反坦克武器,否则敌人坦克的突破可能对整个军工生产计划,整个国民经济以至苏联本身产生致命的结果。

所以,这国军这区区200,300门反坦克炮,不但数量严重不足,更无法经受战争的消耗,很快就会损失殆尽了!

甚至因为数量不足,国军反坦克炮被迫改变了编组的方式!

本来国军的计划是按照德国师的编制,给每一个步兵团都配属一个反坦克炮连。但Pak 35/36 37毫米反坦克炮运到中国太迟,1935年才运到60门,随后124门是在1937年前后陆续运到的。抗战爆发的时候,大部分火炮才刚刚运到中国,连训练的时间也没有,显然无法立即装备部队。

所以抗战爆发时,仅有最精锐的德械师第4,87,88师,中央教导总队等极少数部队才装备了这个反坦克炮连,其他部队都没有装备。

而且本来计划首批购买500门以上,以装备最精锐的30个德械师,现在自然不可能了。

德国顾问团团长冯.法尔肯豪森将军建议:目前反坦克炮数量太少,如果分散到各师,一个师才1,2门,火力太弱,恐怕起不到任何作用。因为日军坦克一次使用至少数辆甚至数十辆,区区1,2门炮显然对付不了的,而且恐怕一次战斗就全部损失掉了。那么看起来,还是干脆将其集中编组成反坦克炮团,然后归属各战区使用比较实际。这样至少可以保证一定的火炮数量,也能保持每次都消灭一部分日军坦克。

所以,国民政府随后编组了独立炮兵团,抗战初期为反坦克炮兵51团和52团,都装备Pak 35/36 37毫米反坦克炮。

以炮兵52团为例,下辖3个营,每个营装备18门Pak 35/36 37毫米反坦克炮,全团装备48门炮。基本作战单位为连,每个连是6门炮,每门炮有一个炮兵班,共8人,包括炮长,炮手,装填手,2个弹药手和2个驾驶员,以及一个预备炮手(防止炮手伤亡)。

-------------------上图和下图的意大利的M1935 47毫米反坦克炮!这种反坦克炮是意大利在二战时期的主要火炮之一,不过性能也是很一般。国军之所以连这种炮也买,完全是饥不择食,没有办法了。这种火炮一共也只买了30门左右,实际上起不到什么作用,略胜于无而已!下下图则是国军另一种反坦克炮,苏罗通机关炮为首的20毫米防空机关炮。这些机关炮也是国军反坦克的支柱之一,只是它主要用于防空用途,很少用来打坦克!

免责声明:本文作者:“游客”,版权归作者所有,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分享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贵在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ynstorm@foxmail.com,我们将在24小时内对侵权内容进行删除。
(30)
时间同步服务器(华为悦盒v9)
上一篇 2023年11月07日
北桥芯片(主板上的南桥芯片和北桥芯片是干
下一篇 2023年11月07日

相关推荐

  • 域名查询工具(域名批量搜索哪个工具好用)

    好用啊,godaddy是全球最大的域名注册商,已经运营20多年了,而且在美国已经上市,平台安全性还有各项服务在国内外域名注册商里都是顶尖的。在godaddy官网就可以批量搜索域名了,只要把你的域名复制粘贴到查询框里,轻轻松松就可以查询,一次可...

    2023年10月26日
  • google桌面(你的电脑桌面都有些什么软件)

    轻快pdf阅读器是一款免费的pdf文件阅读软件,支持几乎所有设备。无论是电脑还是手机只要下载后就可以轻松的打开并阅读pdf文件了。...

    2023年11月02日
  • 饮水机价钱(饮水机的价格大概是多少)

    饮水机价格看实在哪里使用的;一般家里的使用的三到五百左右土豪可以用好一些的;工厂学校或者办公室那就不一样了,使用的人数比较多,饮水机的使用肯定需要大一点的;工厂饮水机的价格每个牌子都不一样的,普通的也要一两千好点的三四千;如;晨怡的种类就比较...

    2023年11月03日
  • 小度路由(小度回家看看功能为什么无法连接)

    家中小度智能音箱网络掉线,界面显示对方不在线,这种情况可能是路由器的问题,或者是设备问题,重启小度智能音箱,或者重启路由器试试。...

    2023年11月07日
  • 美菱净水器(美的净水器k1和k2如何复位)

    复位功能就是恢复出厂设置,就是把你手动设置的各项指标恢复到出厂设置,就和手机恢复出厂设置一样的,只是没有手机功能复杂,道理是一样的。复位功能换滤膜一般会复位一下,其他时候根据用户需要使用。...

    2023年11月08日
  • 嘉娜宝官网(有哪些性价比超高的护肤品)

    卸妆我目前用的是Nursery柚子卸妆乳,它有淡淡的柚子香味,记得我上大学见室友用这个的时候我老是会很想吃。它是啫喱状质地,要用干手涂在脸上,轻轻地揉搓,将它乳化开,乳化之后彩妆就会溶解,再用清水冲洗,我冲洗之后还会再用洗面奶洗一遍,对于我这...

    2023年11月14日
  • 联想a60电脑驱动(东风风神a60正时链条怎么对)

    汽车加速最大的动力是发动机,发动机是靠燃油驱动的。所以,如果供油系统出现问题,自然在急加速时,车速就不能按要求正常提高。此时,需要检查机油压力或燃油喷射量。发现问题,及时送修。...

    2023年11月19日
  • thinkpad l(l490怎么进BIOS)

    ThinkPadL440的升级方案有以下三种:1.更换SSD硬盘:L440自带的机械硬盘速度较慢,更换固态硬盘可以显著提升系统的速度。2.增加内存:L440自带的内存条容量可能不足以满足高性能需求,因此可以通过增加内存条的方式提升电脑的性能。...

    2023年11月19日
  • 渝州(重庆渝中区渝州宾馆是几星级酒店)

    重庆市渝州宾馆创建于1958年,是重庆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下属事业单位(重庆市政务接待服务中心)。经营隶属重庆天怡控股集团,承担着接待服务和对外经营的职能。宾馆也是重庆市唯一“国宾馆”、中国五叶级绿色饭店、中国城市政务酒店联盟副理事单位、重庆市饭...

    2023年11月27日
  • xp桌面(xp桌面图标间距怎么调)

    调整XP桌面图标的间距,在桌面空白处点击右键,选属性,在“显示属性”标签中点击上面的“外观”按钮,然后点击右下方的“高级”按钮,在“高级外观”标签中点击“项目”下的下拉菜单,找到“图标间距(垂直)”或“图标间距(水平)”项,在右边可以修改间距...

    2023年12月02日
返回顶部